據報道,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于9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舉辦。這是我國目前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響范圍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
發揮大賽引領作用,助推高技能人才培養。全國技能大賽提供展示精湛技能的舞臺、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展現新時代技能人才的風采風貌。開展全國技能大賽,比拼絕技絕活,將引導推動更多青年熱愛鉆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培養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堅實支撐。本屆全國技能大賽,共有36個代表團參賽。參賽選手中,職工選手占比54.1%。通過全國技能大賽,樹立模范典型標桿,同時提高全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點燃更多年輕人學習技能、鉆研技能、提高技能的熱情,推動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讓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競相涌現。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無論是建設制造強國,還是突破技術障礙,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都需要進一步夯實高技能人才這一重要基石。本屆全國技能大賽共涉及制造業、信息技術、交通運輸等15個門類,近四成的項目屬于先進制造業項目,近三成的項目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大賽還開拓了不少新領域、新賽道,比如,云計算、移動應用開發、增材制造等賽項,致力于培育先進制造業動能;建筑信息模型、飛機維修、軌道車輛技術等賽項,著力推動綠色智能制造。大賽中一個個優秀選手憑技能實現精彩人生,讓人們看到技能成就未來的無限可能。這有助于激勵和帶動更多勞動者和青年人練技能、長本領,鍛煉成長為適應支柱產業、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約1000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實現歷史性跨越。本屆全國技能大賽的學生選手中,大中專院校和技校學生占比達89.5%。本屆大賽還吸引博士、碩士、本科等上千名高學歷選手參賽,多數集中在新職業和數字技術技能領域。大賽充分展現職業院校師生風采,呈現職業教育最新發展動向,同時促進職業教育圍繞產業結構升級而“轉”,隨著市場需求轉變而“動”,緊跟社會發展需要而“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習慣的養成,努力為各行各業培養輸送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高技能人才是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重要戰略資源。認真開展全國技能大賽,讓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推動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不斷涌現,定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