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煙臺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聯席會議暨市政府與市總工會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煙臺市工匠人才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至“十四五”末,全市累計培育高技能人才突破35萬人。
煙臺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海濤介紹,為打造煙臺工匠建設升級版,市總工會在梳理往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多次召開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工會干部等不同層面人員座談研討會議,形成《煙臺市工匠人才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實施“種子孵化行動、墩苗夯基行動、拔節成長行動、孕穗優選行動、青藍傳承行動”,為煙臺高質量發展提供工匠人才支撐。
如何讓更多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煙臺市總工會從“種子孵化行動”破題,鼓勵職業院校根據新興產業等開設新專業、新課程,支持職業院校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鼓勵企業足額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力爭每年新孵化“種子工匠”2000名。同時將實施“墩苗夯基行動”,圍繞企業創新轉型、產業升級方面的難題開展“五小”創新等活動。在以技能人才為主體的規模以上企業中全面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此外,為扎實推進技能人才質、量齊升,煙臺市將實施“拔節成長行動”,計劃每年承辦或主辦各級各類職工職業技能競賽1000場次;通過實施“孕穗優選行動”聚合“產改”優勢資源,構建市、區、企業、院校四級聯動、梯次銜接的工匠人才孕穗機制,組織開展工匠選樹活動并給予資金扶持;實施“青藍傳承行動”,健全完善師帶徒制度,到“十四五”末,實現工匠人才師徒結對1萬對。